刘元春: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科技自立自强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本文刊发于4月17日新京报。
本文字数:312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未来五年,不仅仅是中国GDP赶超美国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国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期。新发展格局能不能构建成功关键在于科技的自立自强。
从战略全局的视角来看,未来五年最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考未来一定要在两个大局的框架下进行。这两个大局分别是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去年疫情的冲击下,这两个大局思想有很多的深化。一是用“新发展阶段”来描述两个大局的新内涵;二是指出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步入到关键期和攻坚期;三是阐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到加速期。
这些认识促使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思考未来五年的战略重心。第一,如何率先摆脱疫情的困局,抢先实现经济社会运行的常态化。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不是一个小插曲,而是一个百年未遇的结构性冲击。各国经济社会如果没有进行大救助和大调整难以走上新的复苏轨道和常态化运转。各国当下的核心战略任务就是要在目前的局面下率先复苏,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对于中美之间超级博弈而言,谁能在实现经济社会常态化方面拔得头筹,未来五年也一定能够拔得竞争博弈的先机。
第二,未来五年要为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稳定步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个使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等重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要取得全面胜利,很重要的标志不仅是跨越马尔萨斯陷阱,实现全面小康,还必须稳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稳定地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成功实现社会主义强国。
第三,从对外角度来看,我国是否能够在世界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抵挡住美国的遏制战略,改变目前不对称的战略冲突,使我们在“十五五”“十六五”时与美国的博弈步入到一个对等博弈的新阶段。未来五年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最为关键的五年。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面临多重挑战
未来五年,一个很重要的测算指标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1万美元。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门槛,中国14亿人口的人均GDP终于与世界平均水平一样了。
但是按照目前公布的2021年高收入国家门槛,我国人均GDP依然有2000美元左右的差距。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即使是低增速的轨迹,到2025年我国也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是这个“跨越”,仅在GDP数字上跨越是不够的。
一个国家要稳定地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要比门槛值高20%。当然,除了这一数字外,还包括和谐程度较高的社会经济、成熟的制度,以及相对稳定的运营轨迹。
因此,“十四五”能不能稳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的收入水平能不能稳定地高于高收入国家门槛值的20%,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未来五年,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关键的五年。而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几项重要的指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要跻身于高收入国家的前列,其研发水平和GDP水平也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未来五年,我国能否进入创新国家前十,甚至是2035年进入到前五,这里面有一系列的参照。以这些创新国家的收入为参照,未来15年我国平均收入增长速度需要达到11.2%;以研发强度为指标,到2035年我国研发强度必须提升到3.7%。
这意味着到2035年我国的研发支出将从2020年的2.4万亿元提升到7.4万亿元。因此,未来五年,是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自主研发进行大踏步前进的五年,是我国在整个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大范围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研发强度的提升,特别是基础研发投入水平的提升。
三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在这一标准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参数就是人民币的升值率。跨越式发展往往是一个国家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提升,货币升值的过程。
综合多个跨越门槛的参数,如果我国2020到2035年能够保持年均4.8%的实际增长速度,以超越高收入国家的20%为真正的跨越点,我国将在2026年左右稳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而按照前高后低的测算,2020年到2025年,未来五年平均增长必须在5.5%到6%区间。
因此,我国很需要一个重点的战略纵深和战略调整:第一,如何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和新一轮技术红利;第二,如何推动改革,实现第二轮制度红利;第三,如何构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推动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源红利;第四,如何构建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合作平台和新的竞争力,重构自己的竞争力和经济的全球化红利。
中美博弈步入关键期,中国GDP将在2028年赶超美国
同样,未来五年,中美博弈也将步入到关键期。20世纪80年代,中国GDP占美国10%,2008年的时候达到美国的30%,到2015年达到美国的60%。但是去年年底,最新测算是71%多。按照最新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GDP会接近美国GDP的90%,这依然是加速上升的过程。
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在未来五年将是一个加速变化的过程。这个加速变化的过程往往是挑战最为严峻、冲突最为激烈的过程,因为从不平衡博弈向平衡博弈的关键期间最容易出现战略误判和博弈激化。按照我们团队最新测算,中国GDP赶超美国大约在2028年。
未来五年不仅是GDP赶超的关键五年,也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阶段。新发展格局能否构建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科技要自立自强、能否在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中取得一系列成功。
从表象上看,这是一个加速赶超的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持续承压,甚至加速承压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五年里一定要脚踏实地把“十四五”规划所设计的战略全面落地,真正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延伸阅读
王晋斌:美联储上次taper的背景信息对此轮调整的参照意义可能有限
殷剑峰:反弹不改变趋势,降息、增支、生孩子,是当前最好的应对之策
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全球通胀隐忧加剧,经济复苏立足长远
刘元春:宏观经济常态化进程已全面开启,下阶段几大风险更需高度关注
GLOBALink | China's Q1 data reaffirm its 2021 growth target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